查看原文
其他

讲好大时代下普通人的故事

戴维 新传播智库 2023-08-24

  

2022 年 1 月 17 日,《杭州日报》“倾听·人生”栏目推出纪实报道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,创下 24 小时全网刷屏、阅读量过亿的现象级传播案例。爆款背后是“倾听·人生”栏目长达 23 年的耕耘和栏目一直秉持“讲好故事”的运行机制。关注大时代里一个个真实独立的人,表现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,正是这样的定位和坚持,使得“倾听·人生”拥有了忠诚度极高的读者群,也创下了辉煌成绩。

  

“倾听·人生”是《杭州日报》西湖副刊的口述实录栏目,2000 年就已创立。2022 年初,这个栏目突然又火了,因为出了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爆款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。这篇报道成为 24 小时全网刷屏,阅读过亿的现象级传播案例。


一篇副刊报道,能有这么大的能量,谁也没想到。这个能量是哪里来的呢?作为“倾听·人生”的栏目编辑,我认为,归根结底是好故事带来的。


表现力:在小人物身上寻找大时代远古时代,故事靠口口相传,一个个神话传说就这样保存下来。《人类简史》的作者尤瓦尔·赫拉利说过一层意思,想象力是人类文明的特有产物。故事就是想象力的结晶。


尤瓦尔·赫拉利还有过一个大胆的判断:正是通过讲故事,促使大量的人一起相信同样的事情,一起合作,从而产生了公司、国家、宗教等等。这些全都是不存在的实体,是靠讲故事产生的。


到现代社会,好的故事,优质的信息,仍旧是媒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硬核生产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“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展示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”,也已经成为传媒工作者的一个首要工作目标。


作为《杭州日报》的品牌栏目,“倾听·人生”从创立起就一直是这样做的。讲好故事,是“倾听”二十多年的运行机制。实践证明,党报党媒可以在互联网时代奏响讲好中国故事的强音。


好故事的标准是什么?我们栏目有一句口号:在小人物身上寻找大时代。即使在人人发声的网络年代,好故事依然是稀缺资源。而好故事最打动人心的,依然是形形色色的人的命运。


2000 年 1 月 5 日,《杭州日报》“倾听·人生”栏目刊发了第一篇稿件《苦尽甘来十六年》,作者是冯国容,就是写一名被家暴、被拐卖妇女从抗争、觉醒,到自立的故事。


关注大时代里一个个真实独立的人,表现普通人的光辉心灵和坚韧力量,正是这样的定位和坚持,使得“倾听·人生”拥有了忠诚度极高的读者群,也创下了辉煌成绩。


创办 23 年里,“倾听”栏目获奖累累:2006 年获得浙江省首届新闻名专栏称号;作品五次获得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,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,其中《钟点工》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三等奖,《1980,四位新华社记者的西行漫记》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。


共情力:作者流着泪写出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


“倾听”能有这样的成就,不得不说,这和历任编辑的心血打造有莫大关系。


 “倾听”是一个以编辑为灵魂人物的栏目,薪火相传的 23 年里共经历了四任编辑:戎国彭、莫小米、丑丑,然后是我。


戎国彭曾这样描述“倾听”的那些故事,“别人已经帮我们活出来了,活过来了,而且多半在我们的意料与想象之外,其传奇与精彩,让我们无限感慨,忘记了自己,或者,想到了自己。”


莫小米则说:“我是把‘倾听’当事业来做的。做‘倾听’,我突然就像掉进了金矿。每一种生命都是一种探险,每一段经历都是一座金矿。人的内心是那么美好、丰富,人的经历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内容,所以我觉得自己非常荣幸,也非常幸运。”两位老师说出了“倾听”栏目受读者欢迎的秘密,也是好故事的秘密。


同时,“倾听·人生”还有一支独特的作者队伍,他们是有着其他职业的编外作者,如教师、医生、公务员、警察,但都在编辑的指导下,成为出色的特稿故事的作者。


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一文的作者叶全新给“倾听”写过很多故事,叶老师的特点是特别有爆发力,共情能力特别强,常常陪着采访对象掉眼泪。她本人也是一位作家,文字驾驭能力强,特别富有感染力。“天才儿子”这个选题刚到我手上时,我是非常激动的,我认定这是一个好故事,而最适合它的作者就是叶老师。


当时我和叶老师说:叶老师,有个选题非你莫属。有一位 85 岁的老人,他的儿子高中患上双相情感障碍,大学毕业后就在家里,靠一台电脑学外语,会英语、日语、德语。他妈妈去南大开同学会,南大出版社就邀请这个儿子来翻译,已经翻译了许多书,包括塔可夫斯基、本雅明。然后这位坚强的老人,一直在照顾这个天才但患病的儿子。老人的妻子有老年痴呆症,已经多年了。刚才电话中,老人告诉我,妻子前天去世了,他早上刚在殡仪馆送走妻子。那个翻译家儿子,这两天因为季节转换,又住进了医院,正在治疗。


我和叶老师说:非得你去写这个故事,不仅因为你本人是作家,你的儿子也是作家、翻译家。你最能消化这个稿件会遇到的文学元素,也最能和这位老人共情,因为你是母亲,你能够理解他的痛苦和坚韧。叶老师二话不说,接受了采访“任务”。她是怎么采访的呢?她来到金性勇老人家里。她没有列出一二三四的提纲,而是从早上 9 点多坐到太阳落山,除了午餐时间,她整整倾听了 9 个小时。叶老师不用录音笔,而是一字一句把老人的话写在记事本上。


她后来在采访札记中写到:“这个家的老旧、破损和暗藏其中的混乱气息,远不是你能想象的。当我站在找不到桌椅可以坐下的房间,我在流泪,我弯下身时在哭,我站起来上卫生间在哭,我记录时,笔也在‘哭’……”


当时采访完,叶老师跟我说,这个故事我要告诉我的儿子,真是小说里才有的人生。


金性勇老人没有智能手机,只会发短信和打电话,在整理成稿的十多天里,叶全新和他短信沟通,仔细确认一些时间节点、家人细节、病情名称等。 


采访后不到一个月,叶老师就把采访对象确认过的稿子发给我。我第一时间就在手机上阅读了稿件,并回复叶老师:读完了,眼泪直流。苦难中蕴含着人性之光。叶老师您写得非常出色。


叶全新回复我:我也是一直流泪写的。


吸引力:让故事折射出普通人的真实生活


“倾听·人生”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一段编辑写的“读稿人语”,两三百字,短小精悍,却有画龙点睛的效果。但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已经上版了,这个故事的读稿人语还没有出来。


刚巧发稿前,金晓宇出院回家,我就联系照片的事。他翻拍了几张照片发来,都不太好,有反光。我说我去你们家拿吧。他父亲就说,不用,我们送过来。


第二天中午,金师傅和晓宇父子来到报社,拿来了三张他们以往的全家照。我们是在读者接待室见面的,晓宇翻译的本雅明书信集,下月就要面市。我当时就问他,价格是多少。他轻声但准确地报出定价:156 元。


父子俩走出报社的那刻,我突然举起手机,拍下他们的背影。这张照片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我和朋友说,“这是一个天才翻译家和他的父亲,我不敢拍正面,留个背影吧。他们的故事,下周会刊登。充满不幸,坚韧,和爱。”

  

金晓宇父子背影照


送走金晓宇父子,我突然有了灵感,一口气写下了 261 字的读稿人语:“这诚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,但也洋溢着坚韧不拔的爱,无法被摧毁的爱。爱能催生出强大无比的意志,能承受生活沉重的压力。只有父爱才能让一个父亲坚信自己的孩子,不放弃自己的孩子。这个承诺不是一年两年,而是永远、永远。”“在命运面前,在不幸面前,一个家庭就像一艘漂泊的小船,劈波斩浪,沉浮与共。我们相信,这艘小船最终能在一个巨大的港湾找到容身之所,会有安定的生活。”


杭州有这么多媒体,金性勇老人没有选择别的媒体,而是给《杭州日报》副刊的“倾听·人生”打电话,这是对我们栏目的信任,也是老人目光独到之处。


后续报道时,我采访金性勇老人,他说了一段肺腑之言:“我每个星期都会看《杭州日报》的‘倾听·人生’栏目,都是像我们这样‘无名小卒’的人生故事。我觉得我儿子的一生也有故事好讲,我就把它讲了出来。”


很多读者为金晓宇和金性勇的人生故事所感动,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折射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,我们身边千千万万个家庭正在经历的生活,也如这个故事一样,有幸福,有无奈,有痛苦。


感染力:热气腾腾的主旋律故事同样能打动人


作为一家城市党报的副刊栏目,我们每年都拿出相当分量的版面投入主旋律报道。2018 年的主题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,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,2020 年是决战脱贫攻坚,2021 年是庆祝建党 100 周年和“共同富裕”。


做好这些命题作文的同时,怎么做出倾听的特色?仍旧要回到好故事这个原命题上来。我们的出发点仍旧是大时代里一个个真实独立的人。去年 4 月,我们推出了庆祝建党 100 周年的年度报道“寻找时代的红色榜样”,陆续刊发了 19 篇。被我们寻找到的时代红色榜样有:把军功章藏在鞋盒里的退伍军医胡兆富,辞去公务员回乡养猪的青年农民曲光,蓝眼睛白皮肤的中国地质工程师李忆祖,独守深山防火瞭望台 30 年的护林员吴建平,给独居老人临终陪伴的社区志愿者夏寿星,还有守护这座城市的特警战士……我们对主题报道的理解是:追求故事生态的多样性,挖掘人物性格的逻辑性。


最终,这些可敬可佩的人感动了读者,带去了鼓舞人心的力量,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如初的勃勃生机。


这里要介绍下《我的爸爸是“活界碑”》,我们采写了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魏德友的故事,在“七一”授勋后仅十天便独家推出,成为国内除新疆外唯一的省市媒体专访。


对这篇报道的产生,主要作者林鲁伊有过表述:“早在五月份,在《人民日报》上看到‘七一勋章’授予者的公示名单,里面有魏德友的名字,我就留意了。因为他与我在新疆是同一个地方的人。通过友人,事先与老人所在单位和子女沟通过了,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原始素材,之后马上向编辑汇报并拿到了修改后的采访提纲。等到 7 月 3 日老人一家从北京返回新疆后,我马上与陪同老人赴北京的女儿联系,在细节上得到更加详尽的补充。”


7 月 13 日《我的爸爸是“活界碑”》见报后,我们把报纸寄到新疆。魏德友老两口手捧《杭州日报》,认真阅读。魏老很高兴,说:“这篇写得好,把我的缺点也写出来了。”


去年 11 月,另一个年度重点报道“走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·我们的流金岁月”落地,养蜗牛的、画农民画的、做外贸出口手套的、研究野马繁殖的、做淮扬菜做成正教授的,还有老杭二棉的女工,6 篇采自不同领域的报道,显示了高超的“组合拳”技巧,为“共同富裕”做出了多样性的文本阐释,挖掘出情感深邃、题材多样的中国好故事。


其中,《野马天使》是生态共富的代表,讲述普氏野马在发源地中国从野外绝迹到重归自然的坎坷历程。荒无人烟的边陲,柔弱坚韧的女科学家,桀骜不驯的野马,故事就在三者的互动之间展开。


借由主人公、新疆野马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赫凡的讲述,我们认识了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濒危物种:普氏野马,也认识了为重建生态文明忘我奉献的一批科研工作者。


为什么这些主旋律的报道能打动人?我想,就在于这些人物都是来自火热生活中的生动形象,他们身上都有术业有专攻的“领头羊”特色,都有执着初心和实干精神。同时,也进一步验证:“倾听”的选题一定要脚踏实地,要有来源于生活的“热气腾腾”。故事的采写一定要发人肺腑,放低身段,让倾诉者有力,让倾听者温暖。


当然,故事要力求好看,有一个宗旨不能违背,就是逻辑性。人物的行为选择要讲逻辑,事件发展的脉络要讲逻辑,对不通情理的情节描写,比如无限拔高主人公,我通常会和作者沟通,厘清其中的是非、真假。


逻辑性就是力求真实,唯有求实,才能赋予故事以意义。


洞察力:写好扎实时代背景下的感人细节


除了主旋律报道,我们有很大的写作空间,做过很多非常规的报道。比如“90 后”生存状况报道,医疗题材的大医小院、罕见病的报道,教育话题的“家有 95 后”、贫困生的报道。


我们关注的是各种各样的面孔,有关注基因缺陷的《我和舟舟的世界》,有宿管阿姨写网络小说的励志人生,有到中国求学最后拿到居留权的美国留学生,有英年早逝、积极参与城市议题的当代公民,有上世纪 50 年代打下导弹的地空导弹兵……


有时候故事很打动人,读者读了潸然泪下。但消费苦难并不是倾听的追求,在平实的叙事背后,我们希望有一种更包容的解读,催生出更广大的善意。


很多故事隐含了对价值观的探讨。比如生了罕见病,就低人一等了吗?平等的社会,不可能建立在错乱、混淆的社会契约上,群体的相互磨合会有一个公约数。聚集更多的善,塑造良好的世风,让人更成为人,“倾听”愿意出一份力,用真实、有温度的文字,关注普通人在历史大事件中的悲欢离合、世相人情,达到触动旁人心灵的效果。


“倾听·人生”作为一档老牌栏目,也在积极跟上时代的步伐。2020 年 我 们 在“ 杭 + 新 闻” 上 开辟 了 倾 听 专 题。去 年“ 倾 听· 人生”的 47 篇作品全年总浏览量达到1375 万。其中《野马天使》《我和“杭二棉”》等 4 个故事的阅读量超过了 100 万。没想到才过了半个月,这个成绩单又被《我们的天才儿子》的千万阅读量改写了。


现在我们每期报纸会刊登二维码,读者扫描就可以看到全年的“倾听”网络版,真正方便读者。


“一生能有几多故事”,是杭+ 新闻上“倾听”专辑的标签。我还设想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倾听标识:分享、治愈、思辨。


分享自然是因为故事好看,人物精彩,值得一读。希望读者看到好看的故事都会随手一转。


治愈是读了之后,读者产生的情感反应,有人觉得温暖,有人会泪崩,但都是一种情感的释放,心灵的洗礼。这样稿子的一半目的就达到了。


思辨,是希望栏目以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,对磅礴的历史进程做一则鲜活可信的注解。这是我们的初心,这件事还是要认认真真地做下去。因为有些人有些事,再不记录真的就晚了。


作为编辑,我会跟作者说,历史和情感,是“倾听”的经度和纬度。此处的“情感”,不只是儿女私情,家长里短,也包括了大时代下个人的家国情怀、使命所向。


每一个故事都不是凭空而来,而是从特定土壤中长出来,那块土壤,就是时代。


如何在一个故事里寻找更广阔的意义,让稿件落在更扎实的时代背景下,就是靠细节。


细雨无声,我们是记录者,整理者,要把所有的光都给我们的人物。


写别的散文诗歌可以尽情发挥文采,但写倾听,就要非常克制地写,不是用形容词,也不是用比喻和象征,而是最直白朴素的叙事。


在一个众声共语的时代,“倾听”愿意释放温暖的信号,这份共情带来的除了美好,还有力量,和爱。执行力:建立敏锐阅读生活、推心置腹交流的作者队伍作为一张城市党报,我们有很多区县市的作者,萧山、余杭、富阳、淳安、建德都有。他们的优点是乡土意识,缺点也是乡土意识。编辑就要去发扬他们的优点,让他们把自己的家乡写活了,但又要提拔他们的观念,不要落在某村某乡的框子里,而是要站在乡土的立场面向世界述说。


我们选择作者的原则是:热爱“倾听·人生”栏目,富有社会责任感,有敏锐的生活阅读能力,以及推心置腹的交流方式。如今,我们拥有一批这样的核心作者:职业涵盖大学教师、公务员、工人、农民、医生、警察……年龄段从 50 后到 90 后,地域从本地发展到全国。


一个好编辑,最见功力的就是能找到最合适的作者。从未经训练的素人作者,到如今可能写得比职业记者还出色,背后是“倾听·人生”一代代编辑付出的大量心血。


编辑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,要对每个作者了如指掌,运筹帷幄。培养一个作者,指导一个作者,促成一篇有分量的稿子,都是编辑的应尽之责。这样一回生两回熟,他对你这个编辑是服气的,也是愿意和你合作的。


2020 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,很多新闻版面都停掉了。但“倾听”那段时间仍旧和作者在紧密沟 通, 大 家 都 自 发 记 录 正 在 发生的历史。我们的作者采访了在武汉义务给市民送药的年轻志愿者,采访了杭州驰援武汉的一位呼吸科医生,采访了确诊新冠肺炎住院后康复的武汉市民,采访了千里归家、一路感受到祖国强大后盾的留学生。


我曾经想,十年后的今天,人们回望今天,会看到什么。无独有偶,今年年初,“倾听”的老读者丁恩民发来一张照片:一叠整整齐齐的报纸,用报夹夹着。他给我留言:这是今年我收集的“倾听”样报,谢谢你的辛勤付出。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,为什么有读者对一个报纸的栏目还会念念不忘?我想,这正是“倾听·人生”的魅力,是口述实录的魅力,也是“真实”两个字的魅力。


还有一位去年发表了 8 篇“倾听”稿件的作者叶文东——他是我们去年的“稿王”。我们每年都会让作者给栏目写一段寄语,今年叶文东写了这样一段话:


人人都有故事,每一种经历都值得记录。即使伤痛、泪水与绝望,也是不虚此生的独特体验。因为用心“倾听”,所以才能记得。让普通人的真实声音在历史的回音中被听见、被尊重,这是我的荣耀,也是“倾听”专栏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。


一群人,为了同一个理想,不计报酬地采访、写作,记录历史。这是“倾听”栏目薪火相传 23 年的根基。无论有没有爆款,有没有被人关注和“看见”,为大历史写小传记的笔都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

作者戴维系杭州日报“倾听·人生”栏目编辑


本文刊登于《新传播》杂志2022年第三期。
  
《新传播》2022年第三期封面和目录
<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>



往期回顾

为改革发声 为城市立传 为人民讴歌


面向未来启新程

吴松营:深圳报业从舢板到巨舰

2022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


这家报社的版面何以能连续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
 
一家传统媒体公众号年收入近3000万元,是怎么做到的?

 

将“偶遇的快乐”向数字端延伸
 
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关键:推进战略传播与跨文明对话

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通报写作技巧

国有媒体如何探索创新“新闻+政务服务商务”模式


欢迎关注“新传播智库”!“新传播智库”公号是深圳报业集团《新传播》杂志推出的新闻研究和探讨的平台,注重理论与学术探析,也重视实战与案例分析,突出引领性、前瞻性和全球视野,力求成为传播力研究思想智库。

读特客户端《新传播》专题二维码:

投稿:
xcb0755@126.com
电话:
0755-83518875

若有意购买纸质版《新传播》杂志,欢迎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